NEWS
“充满创新活力,显示广阔前景。”这是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在对余杭区金属行业技术研发中心调研时所作的综合评价。
12月3日上午,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沈坚一行来到余杭区金属行业技术研发中心,主要围绕块状经济、工业功能区科技创新主题作调研,余杭区副区长屠冬冬 ,区长助理陈金生,市、区两级科技、发改、经济、财政等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
沈坚副市长一行首先参观了中心实验室和中心科技成果展览,随后听取了中心主任、省政协委员徐洪林所作的中心工作汇报。听取汇报以后,与会领导又详细询问了解了技术中心的具体建设和运行情况。
徐洪林主任就中心成立以来的建设和运行情况,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向市区领导作了汇报。
一、我区金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2008年全区金属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0余家,销售额超过了170亿元,在我区工业比重逐年提升,经济地位日益突出,成为我区在最重要的工业支柱行业之一。产品涉及:型钢、钢管、钢带、线材金属制品、铸造锻造和特种金属制造加工等行业,产业集群优势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逐步显现。特别是线材金属制品行业,现已成为浙江省线材金属制品行业的生产基地。尽管如此,但我区金属行业仍存在着一些问题:(1)企业规模总体偏小,中小企业数超过97.5%;(2)低附加值的传统产品占居行业的主导地位,产品均价明显低于周边的上海、江苏等省市;(3)普遍存在技术装备老化和生产工艺落后的现状,生产能耗较大,节能减排和政府监管难度较大,行业形象受损;(4)模仿复制情况非常普遍,产品结构雷同,行业企业之间价格竞争激烈,行业利润率低于平均水平。
鉴于我区金属行业面临的形势,以及行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我区金属行业技术创新、优化结构和转型升级的任务紧迫而繁重。
二、中心成立以来的建设发展情况
金属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区科技局为进一步加大对金属行业的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加快金属企业的转型升级步伐,于2006年 8月批准成立了“杭州市余杭区金属行业研发中心”,中心以“杭州创宇金属制品科技有限公司”名称在杭州市工商局余杭分局注册成立,公司以金属行业技术研发中心的职责为公司主要经营业务范围,实行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经营(以下统称中心)。
中心自2006年批准成立以来,以行业技术研究开发为己任,按市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行业技术研发中心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积极开展筹建创建工作,始终坚持“立足本区、面向行业”的服务宗旨,坚持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两轮驱动,坚持把服务行业企业作为中心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坚持项目带动发展战略,通过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技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技术服务不断拓展技术研发的创新和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地超越自我,积极探索行业技术研发中心发展的规律和模式,逐步实现中心可持续自我发展。技术中心先后与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压力加工研究所、国家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中心科技指导员所在单位)建立了技术依托关系。2008年杭州市余杭区金属行业研发中心被认定为杭州市特色城镇工业功能区(块状经济)行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09年杭州市科技局向中心派驻了浙江工业大学楼白杨教授担任中心科技指导员,从此中心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在主管部门和行业企业的支持下,经过中心长期的筹划,今年9月中心编辑的《金属科技》内部季刊开始印发,10月上旬开通中心专业网站(www.chuangyumetal.com)。通过期刊和网站两个信息服务载体,扩展了中心与行业企业等关系企业的信息沟通联系的渠道,及时向行业企业传递有关科技政策,科技动态,技术成果,行业企业最新科技创新、产品展示、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等信息,对提升我区金属行业区域品牌具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中心在信息服务方面的能力。
三、中心在推动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方面所做的工作
中心在促进我区金属行业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特别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心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行业信息和科技政策宣传工作。利用中心网站和《金属科技》内部期刊等信息平台向行业企业及时报道有关行业动态信息、技术发展信息和科技政策信息。二是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中心成立两年多来,主动为行业企业服务,特别是对中小企业的服务。与行业内十余家企业合作开展了技术研究开发项目,为近百家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信息支持服务。三是积极组织技术培训,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今年以来,中心积极利用国内人才智力资源,主动争取科技局、经发局、技监分局和行业协会的支持与帮助,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组织和参与组织了六期金属行业技术培训班和专题研讨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行业厂家的好评。中心还积极开展对职工的技术培训工作。先后对五家企业的60余名员工,分批进行了产品生产技术培训。对十余名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操作技能培训。
四、中心在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一年来,中心完成技术成果四项,其中部级项目两项。正在进行的技术研究开发项目11项,其中市级及以上研发项目7项。申请受理发明专利成果2项,实用新型专利成果7 项,其中四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授权。
五、中心建设今后的发展规划设想
今年是我中心被认定为市级中心的第一年,今明两年是中心实现“省内金属行业最具实力研发实体”发展目标的关键之年。中心发展定位是:集行业技术研发、高新技术研发、质量检验检测、技术服务、高新技术及其产品实验、中试和孵化生产为一体的省内最具实力的行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现在余杭区政府及仁和镇政府、经发、科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建设用地项目已在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基本落实,为中心发展赢得空间,也为中心今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中心下一步工作思路和预期目标
中心下一步工作主要从五个方面做起。一是强化职能、创新服务。中心将按“八项职能”要求为指导,不断强化研发中心的责任意识,创新服务机制,从服务企业中逐步发展中心会员企业,为会员企业提供特殊服务和优惠服务待遇,争取50%以上的服务企业发展成为中心会员企业。争取获得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认定。二是加快创新步伐,加速成果转化。巩固发展中心在技术研发的优势,整合利用大院名校的资源优势,加快中心技术创新的实力,在金属材料腐蚀防腐镀层技术和金属压力加工技术等优势技术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逐步提升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节能减排等技术领域的实力,成为省内最具规模和实力的金属制品行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定期发布中心成果信息和编辑成果资料汇编,积极利用中心网站、期刊和社会平面传媒作用,加大中心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宣传推广力度,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在市、区政府的资助资金的引导推动下,逐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中心技术贸易收入力争保持年均递增100%以上。实现可持续、盈利和快速发展的目标。三是发挥中心孵化中试基地的作用,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率。高新技术中试产品销售额达到1000万元以上。四是充分发挥中心专业网站和《金属科技》内部期刊的桥梁纽带作用,为金属制品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使之成为余杭金属制品行业企业和产品对外展示的窗口,提升“余杭金属制品”区域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五是积极参与组建余杭区生产力促进中心。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提高我区社会生产力水平。
徐洪林主任最后介绍说:技术中心把促进行业发展作为核心职责,“不为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避免和减少行业内企业同质化和恶性竞争。对此,沈坚副市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余杭区副区长屠冬冬、杭州市科技局局长楼健人等市区领导在会上也讲了话,对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情况表示满意。
最后,沈坚副市长作了重要讲话。沈副市长指出,余杭区金属行业技术研发中心有良好的体制机制,注重市场导向、产学研结合,开展了技术研发、信息服务、国标制定等形式多样的工作。金属行业技术研发中心的实践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科技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将积极给予政策扶持,希望中心把产权清晰的体制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积极引进、培养、激励人才,立足本区域特色产业“土壤”,不断发展壮大。